首页>新闻详情

防治粉蚧的方法 月季产业链服务-国际月季花产业聚合平台

2015年12月30日 来源:国际月季花产业聚合平台 浏览 496 次 评论(0)
  月季在生产过程中需警惕粉蚧[jiè]的危害。粉蚧的幼虫和成虫通过吮吸月季叶片及枝干的汁液,导致植株长势衰弱,成品花产量和品质都会下降,严重时甚至整株枯死。与此同时,粉蚧还会在植株枝叶上排泄含糖类物质的蜜露,诱发霉腐病,影响月季光合作用,进一步影响产品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防治粉蚧的方法有多种,可结合进行。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即在种苗调运时严格检疫,避免粉蚧人为传播扩散。种植时宜列植,密度合理,注意通风透光,以不利于粉蚧生长繁殖。当发现少量粉蚧为害植株时,可人工用竹片或吹刷轻轻刮除或刷除。若危害严重,需及时治理。
  
  一是生物防治,即通过保护和引放粉蚧的天敌来实现对粉蚧的控制。粉蚧的主要天敌有瓢虫和草蛉,如孟氏隐唇瓢虫是目前粉蚧生物防治中重要的一种天敌。利用天敌防治粉蚧是比较彻底又省事的办法。
  
  二是化学防治,施药关键期是一龄幼虫活动时。一般刚卵化后的幼虫并不马上分泌蜡粉,等天气晴朗暖和时陆续以团体蜡壳爬出,过几天体外才陆续上蜡。因此,在幼虫分散转移期、分泌蜡粉前施药防治效果最佳。可选用2.5%的溴氢菊酯乳油、2.5%的氯氟氢菊酯乳油或40%的毒死蜱+20%的阿维菌素,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两三次。对已开始分泌蜡粉的康氏粉蚧可以在使用以上药剂时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硅来增强农药的附着性,延长防治期,提高杀虫效果。如用含油量0.3%至0.5%的柴油乳剂或黏土柴油乳剂混用,也有良好的杀虫作用。
  
  粉蚧生物学特性:全世界已知粉蚧有1400余种,其中危害月季的主要是橘粉蚧和康氏粉蚧。
  
  粉蚧为同翅目、粉蚧科小型吸汁昆虫,全世界均有分布。雌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雄虫有两翅,能飞。雌虫卵圆形,行动迟缓,长约1厘米,体外有白色蜡粉,前胸背板和头部无明显分界,腹部体节明显。雄虫成体纤细,头、胸和腹分明,触角3至10节,单眼4至6个,无复眼,足细长。雄虫幼虫常在白色蜡质茧里发育。
  

  粉蚧多以卵或未成熟的雌成虫在枝叶缝隙处越冬,第二年3月中旬雌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产卵,5月中下旬幼虫孵化,雌幼虫经3次蜕皮变为成虫。雄虫在九十月间出现。粉蚧的寄主分布广泛,柑橘类和蔷薇科植物是橘粉蚧和康氏粉蚧的主要寄主。另外,葡萄君子兰、麒麟掌、竹节万年青、常春藤、茉莉、刺槐、樟树、佛手、鹤望兰、牡丹、凤仙花、牵牛花等也是粉蚧的寄主,要防止交叉感染。

月季产业链服务-国际月季花产业聚合平台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品牌商品

够快够省够全
服务质量保障
无理由退换货
安全支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