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详情

2016广东(陈村)国际花卉旅游文化节 国际月季花产业聚合平台

2016年1月15日 来源:国际月季花产业聚合平台 浏览 856 次 评论(0)

月季产业链服务-国际月季花产业聚合平台

  2015年12月24日,“2016广东(陈村)国际花卉旅游文化节”在顺德陈村开幕。本届国家花卉旅游文化节是陈村花市自1981年建立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精彩的一届。位于陈村的“花卉世界”聚集了众多的游乐项目和欣赏亮点,不仅有四川自贡灯饰艺术,壮观的郁金香展,寓意美好的夫妻树、罗汉松、油橄榄、活橘塔,还有结合了顺德名菜的花宴,以及由靓丽模特领衔的“花衣”走秀表演和摄影,将陈村花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化为旅游观光和游乐资源,堪称一场跨年的花香文化盛宴。
  
  陈村花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2000多年的花卉发展史,尤其是清代的花市和改革开放以后的花卉产业升级,不仅让陈村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吸引八方来客赏玩游乐,让陈村花卉品牌享誉世界,还从中诞生了黎简这样的文人墨客和书画大家,影响至今。而今天的陈村花卉文化渗透在陈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滋养着陈村人的精神文化品质。
  
  据悉,本次文化节通过精心的景观设计,发挥陈村年橘、国兰、盆景等原有的花卉优势,汇集250万株名贵花木和十万株郁金香,以大规模灯饰灯雕为主要看点,持续达2个月之久,涵盖了圣诞、元旦、春节、情人节等多个节点,为游客打造了一个集吃喝玩乐、购物、亲子游、合家欢为一体的“南中国最花心思的大型花灯乐玩嘉年华”。
  
  陈村花史两千载,“十里花街今最盛”
  
  据编纂于清代康熙年间的《顺德县志》记载,陈村“汉有扶荔之宫,宋有异花之献,置堠传送,皆自南海,意即斯乡”,得益于肥美的水土,陈村花卉和年橘种植自公元前111年便已开始,历经历朝历代发展,到明清两代,陈村已是“户以花为业”了。
  
  很少有哪个地方的人像陈村人这样,继承祖先遗业,将花卉做成一件引领行业发展、影响世界的事情。
  
  陈村退休老干部刘卓茹介绍,清朝乾隆时期,广州、佛山等繁华之地所需的花卉均由陈村供给。当时,陈村的花每每通过花船运至珠江,行销至广州的各大花市和富人家中,陈村的横江渡便是百余年来著名的“花渡”。在陈村的花卉品种中,菊花、芍药、金橘是最有名的。其中金橘的培育、修枝、嫁接技术是陈村一绝,“别处没有这么好的了!”
  
  陈村地处珠三角鱼米之乡,水丰土肥,河网密布。由于阳光充足,给水便利,现代陈村人以独有的智慧,经过长期探索,掌握了调节和控制金橘结果时间的一套技术。每年春节期间,陈村的金橘出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给人们带来了富贵吉祥的氛围,而这都源于陈村人掌控金橘成长、结果的“绝技”。“过年前的那几天很关键,不能早不能晚,要恰好卡在过年那两天结得最繁茂。”
  
  陈村的花卉种植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起伏。抗战时,村民们跑到深山避难,大跃进时期,农业生产普遍受到影响。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陈村的花卉业开始蓬勃复兴。1981年,陈村政府领导开始重视花业建设,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一定要把陈村花卉业搞大、搞好”。
  
  当时,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帮助农民育苗、搭棚,10年之间,陈村花卉开始在全省获得市场影响力,“广州的道路两边经常可以看到陈村的花卉”。而在陈村也形成了“十里花街”的迎春花市,花卉交易成为陈村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上世纪90年代,陈村花卉更是行销中国北方、韩日、东南亚等地,冬季年节市场尤其繁荣,吸引了大批外宾和国家领导人前来参观。
  
  1998年,“陈村花卉世界”正式建立。当时3000亩的园区内融合了培植、销售、展览、观光旅游等功能,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生产企业。随着产业格局的逐渐壮大,“陈村花卉业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空前兴旺的阶段。”
  
  台湾、香港、澳门、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荷兰、法国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每年都来陈村投资、采购。陈村人乘着这股国际风潮,从台湾、韩国、日本、巴西、荷兰引进蝴蝶兰、郁金香等,大大丰富了原有的花卉品种,而陈村的花卉品种也移植到了国外。2001年,陈村花卉世界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花卉交易会”,吸引了全球400多家国内外花商进驻经营。目前,陈村花卉世界每年花卉交易额达30亿元,出口总值3000万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花卉产地。
  
  如今,陈村花卉的产值占了全镇经济总量的99%,它不再是原来单纯的种植业,而是不断升级为集贸易、展览、交流、旅游观光、节日游乐等为一体的“千年花乡”。可以说,清朝是陈村花卉发展的兴旺时期,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产业化经营则是陈村花卉的历史顶峰。陈村的花农因此流传着一句话,“十里花街今最盛”。
  
  “海咸土黑宜群植,溪转门开瞰万花”
  
  两千余年的种花史,已经让陈村人对花的喜爱深入骨髓。在陈村,不仅家家户户阳台上、客厅里会养花,而且在这片花乡也诞生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土壤。
  
  陈村花史像一架织布机,从汉代开始“户以花为业”,绵延两千余年,织出了一匹色彩斑斓的锦缎。延及清代,陈村、弼教已是远近闻名的花卉培育场与市集。山间木棉红似火,圃中兰玉浮紫霞,陈村盛景哺育了一方商业文明和文学艺术的沃土。因此,大半生未出岭南却名播海内、诗书画三绝的大才子黎简,才会描绘出“我欲醉来堆绣被,花深三尺尚浓眠”“两道春洲隔水青,桃花万树日冥冥”的迷人景象。彼时广州是南方工商业中心,陈村花船往返其间,通过“露香田早熟,花重艇争还”、“船头花影垂垂簇,亲见饥鱼嚼紫烟”这样的诗句,我们仍可以想见当年花业之繁华。
  
  陈村镇的弼教村从清代就是远近闻名的园艺中心、“百花村”。黎简的父亲黎晴山是米商,却保持着诗书传家的家风,家中的五百四峰堂分为艺余亭、众香亭、药烟阁、复志丈室等,黎晴山曾寓居南宁,结五花洲吟社,黎简从中受到熏陶,开蒙极早,才思敏捷,10岁就能吟诗。
  
  在黎简留下的诗词文章中,描写陈村花乡情景的占有很大比重,勾画出了一个四时花香、如梦似幻的世界。
  
  在作于乾隆五十八年、黎简47岁时的《中园晴玩有作》一诗中,黎简在八句诗中写了七种花木:“残冬曰归早春雨,十日始晴春有芳。海棠日映玉肌紫,丛桂月垂金粟黄。碧桃欲轻绯桃重,荷叶稍圆蕉叶方。柚树多花幔霜白,蜜蜂成阵涌云香。”欣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陈村商品经济的发达也刺激了艺术的发展。“即事千秋足知己:画痴书癖最诗豪!”黎简本人诗书画三绝,兼擅篆刻、园林和古琴。他的书画作品在当时极受欢迎,受到翁方纲、王昶、李调元、李文藻、周永年、奚冈、黄景仁等名流的赞赏和青睐。
  
  黎简创作了大量带有南国风情的国画,带动了广东绘画的本土性。其中现藏于广州艺术博物院的《碧嶂红棉》图,据比黎简稍晚的书画家谢兰生考证,是广东第一幅画木棉花的作品。
  
  从2007年以来,陈村创立了“黎简奖”文艺创作大赛,8年间,大赛吸引了陈村男女老幼数千人的积极参与,每年都有一批描画陈村花乡风光的优秀作品诞生,激发了人们发挥艺术才华与热爱家乡、创造幸福生活的情怀。
  
  打造游乐嘉年华,陈村在花海灯海中绽放
  
  原陈村镇农业办公室主任胡雪英指出,陈村花卉产业发展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即使是在1998年财政困难的时候,政府依旧每年投入三四十万元资金去举办花市。”现在,陈村还在省内其他地区和省外开发了一些花卉种植园,以扩大产业规模。
  
  陈村花卉产业以“花卉世界”为龙头,带动全镇花农积极参与。毕业于广州外语学院计算机专业的“80后”青年冯沁君从7年前就辞去一家外资公司的工作,回家继承父母的花卉园。目前他拥有8000平米的温室大棚,除了培植年橘之外,每年还种50万盆的红掌、蝴蝶兰等高产值的花卉。得益于科技的进步,陈村的花卉种植现在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大力投资农业设施,还吸收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
  
  近期开幕的2016广东(陈村)国际花卉旅游文化节以5000万元的投资,汇集250万株珍贵花卉草木,以各类休闲、家庭游乐、摄影、美食、创意盆景设计等项目,为游客打造了一个日夜场次交替的嘉年华。本届旅游文化节的时间长达两个月,搭建了一个集旅游购物、食住玩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产业链,推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嫁接融合,完善以花居、花食、花行、花游、花购、花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项目与旅游服务体系,打造高附加值的旅游度假产业经济,陈村花卉世界因此成为南国花卉的一张闪亮名片。
  
  此次陈村镇人民政府、陈村花卉世界借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的团队策划,将陈村花市由单纯的生产交易平台打造为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文化目的地。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品牌商品

够快够省够全
服务质量保障
无理由退换货
安全支付保障